能坐在基金会的甘露舍利堂闻听法音,这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,终於在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实现了。那天,我端坐在坛城前的地上,殿堂的华丽庄严和肃穆宁静,令人向往,感觉好似到了另外一个空间一样。 我恭闻的...
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与生活佛法化
“扫地恐伤蝼蚁命,爱惜飞蛾纱罩灯”,扫地和点灯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,但就是这简单的“恐伤”和“爱惜”两个动作却尽显玄奘法师的慈悲心。反思自己,作为佛弟子的我又做到了几分? 佛陀在《什么是生活佛法...
学会说“对不起,我错了
修行人在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世中,与朋友、同事、同参道友交往等各种环境中都会遇到魔障。然而最可怕的还不是魔障,而是自己被魔耍了一回,还无法发现自己上了魔的当。 在我们修行路上,每一次的进步与提升都会有他们...
【故事】积宝成山的国王 布施后大获法益
六度为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;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;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;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;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;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。因...
我终于明白了,善良的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
我的父亲并不高大,甚至在人群中显得很矮小,很容易被人忽视。小时候,我只感觉父亲很关心我,但更多时候是感觉到,似乎父亲老是得罪人,很多人都不待见他,我还经常责怪他不合群。等我长大了,自己做了父亲,猛然回...
生活不幸的根源在于开始就选错了丈量幸福的标尺
把握人生之尺,不为丈量他人,只为修正自己,为人处世,有些尺子,要学会放;有些尺子,要懂得收。 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诱惑,太多似是而非的理由,让我们怀疑坚持心中的尺度是否真有意义。 记得《增广贤文》里...
当你浮躁、烦闷、焦虑时,不妨多读读这几则故事
红尘喧嚣,起起伏伏,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人,经历各种事。有人时常豁达、乐观、喜悦,有人时常烦闷、浮躁、焦虑。我们的心境不一样,思考方式不一样,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也会不尽相同。如何坚持内心的宁静、淡定与从容...
阿底峡尊者修忍辱
印度有一位高僧帕丹巴桑吉,曾经来到西藏传法,他讲过:”认为敌人在伤害我们,是我们的错觉,能把瞋心转换成悲心,对我们是最受益的。” 阿底峡尊者以前也讲过:”对所受的伤害不要去瞋恨,如果对伤害瞋恨的话,那...
明信因果与相信因果是两码事,我曾经杀过生该怎么办?
关于明信因果,在阿王诺布帕母著的《子必依论》中,用一章专门讲过,明信因果和相信因果是两码事,相信因果不一定真正理解因果道理。在佛陀说法《你明信因果吗?》法音中,佛陀更是深入浅出,苦口婆心,讲了我们应该...
只有过了这一关,才能准确无误地确认是不是货真价实的圣者!
是不是真正的高僧大德,是不是佛菩萨转世的圣者,不是自己或弟子们抬举吹捧就算数的,也不是公认或不公认就能定性的,只有经过圣考才能准确无误地确定是不是真正的圣者!为什么呢?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。 ...
51